收起
鹿鸣书店(爱悦空间)讲座
本期活动主题:两河流域文化分享
古代秘鲁人的绳结记事
分享嘉宾:白霜
时间:2023年11月12日(周日)14:00-16:00
人数:25人
费用:58元/人(书店储值会员免费)
嘉宾简介:
古语言狂热爱好者,目前研究方向为神话学,曾在上海图书馆店举办数场关于古代神话的讲座。
本期讲座简介:
关于楔形文字
1899年,一个叫王懿荣的学者,在一味叫“龙骨”的中药材上发现了甲骨文。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文字,在公元前1600多年时就开始使用。从甲骨文字演变至今日的汉字,已经过了3600年。
汉字是时间长河中的幸存者,而世界上最早的文字——楔形文字就没有这么幸运。
楔形文字,曾经在两河流域至古埃及,古希腊区域都大范围的通行过。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用楔形文字写成的。这些文字别具一格,像钉子一样,拖着一个细细的尾巴。如今无人再使用这样的文字。它们出现于公元前5000多年,在公元前300多年就已经消失。
虽然它们没能继续活下来,但它们在世界上存在的时间已经长过了整个汉字的历史。
BC1875-1840时期的楔形文字泥板
收藏于洛杉矶国家艺术博物馆
关于本次活动
2000多年前的人们如何书写?
孩子们是否会被送去学校?
灭绝的古语言是怎么被破译的?
他们是用什么方式占卜的?
那时工人的工资条长什么样子?
学生的数学作业是怎样的?
你猜那时候信件和合同的防伪印章有多好看?
女祭司上班想摸鱼怎么办?
酒馆老板娘要有怎样的看家本领?
大家会觉得这类文字材料中,什么方面的记录最多呢?
是传说颂诗,还是法律文件?
随着文字的破译,他们的生活一步步展现在我们面前。
隐藏在文字中的秘密特别多。从一种语言中,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该语言的人的思维。
比如,中文的“旦“,描绘的就是一轮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景色。换了一片地区的人们,他们看到的太阳,估计就不是从地平线上升起了。
再比如,中文的“女“,在甲骨文中其实显示是一位女性娴静长跪的样子。换了一片地区的人们也许不用跪坐,他们对于女性的认识又会怎样反应在文字上?
从甲骨文至楷体的“女”字字形变化
用手感知历史
这些遗落千年的文字,曾经用来吟唱颂神的献歌,也曾用来表达倾慕的爱意,亦或用来承诺庄重的誓言。
六千年来,关于人间社会的一切,其实都从未大变样过。我们想倾诉的点点滴滴,都被他们一字一句写在独特的书写载体上。
本活动由主办方委托【活动行】票务代理,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【爱悦书房】提供,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报名。
本活动由「活动行」为您开具发票,如需发票,请登录活动行APP提交申请,活动行将在活动结束后7日内为您开具电子发票并发送至您的邮箱。
本活动支持退款,如需退款,请于活动开始时间的24小时之前提交申请,24小时内不接受退款。退款时,活动行将收取票价的10%作为退款服务手续费。
如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,双方应友好沟通、协商解决,您也可联络活动行客服进行协助。
针对虚假活动、内容侵权等行为,欢迎举报;一经核实,活动行有权进行账号管控或内容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