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起
今天我们还需要人类学博物馆吗?
【活动介绍/引言】
《博物馆奇妙夜》的原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,是世界各地游客到纽约打卡的热门景点。这里不仅有恐龙化石、动物标本、太空探秘,还有美国历史最悠久、规模最大的人类学收藏。在这里,你或许会惊讶于那张被精心绘制、充满灵性的红唐《冥想观音》,它出自青海藏族女画师伦措之手,一笔一划间都流露出独属于女性画师对宗教艺术的虔诚。你也会感叹印度湿婆铜像的传奇经历,它是沉睡千年的地下宝藏,被挖掘出成为了国际艺术市场的宠儿,最后竟然引发了一连串的法律纠纷……无论是巴厘岛面具在夜半时的诡异行为,还是普通佛像突然展现出非凡的灵验,这些宝物都并非简单的静物。这些器物是如何进入博物馆的?它们是否和人一样,经历过生命的不同阶段。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将如何解读这些收藏的意义?博物馆是这些藏品生命的“终点”吗?
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人类学家薛茗,将为我们打开这间博物馆鲜为人知的一面。
今天,我们身边的数字化资源相当丰富,坐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能搜索到一件藏品的图片或了解一段历史,但亲身站在一件器物前的观看体验仍然难以被网络取代。博物馆的展厅不仅是摆放器物的空间,还是“文化碰撞的场域”,不同的人走进展厅,由展品或展览叙事引发讨论,有时是沉默,有时是激烈的争论,这都是博物馆存在的关键意义之一。但也有人提出谁还需要博物馆,什么是人类学博物馆?
【活动详情】
主题:今天我们还需要人类学博物馆吗?
嘉宾: 薛茗(人类学家、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、纪录片导演、策展人、非虚构撰稿人)
杨云鬯,人类学与视觉文化博士,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
时间: 9月8日14:00——16:00
【活动流程】
14:00——14:45 薛茗主题分享
14:45——15:25 嘉宾对谈
15:25——15:35 观众互动
15:35——16:00 现场签售
【嘉宾介绍】
薛茗
照片
薛茗,人类学家、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。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,201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,研究关注物质文化、博物馆人类学、社会变迁等主题,长期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从事热贡唐卡艺术和唐卡艺人的研究。学术研究之外,担任纪录片导演、策展人、非虚构撰稿人。纪录片《画唐卡的女子》(2019)曾入选玛格丽特•米德国际电影节、世界遗产电影节、亚洲研究学会电影节等。中文非虚构作品曾发表于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的《新知》、澎湃思想市场、腾讯谷雨、飞地、《生活》月刊等媒体平台。
杨云鬯,人类学与视觉文化博士,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,期刊Photography and Culture联合主编,曾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,研究领域包括艺术人类学、视觉人类学、中国现当代视觉文化。
【合作方】
上海三联书店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著名出版社,也是中国著名的出版社之一,在海内外享有盛誉。其以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主要读者对象,以“真诚生活、认真读书、追求新知”为宗旨,出版中外人文社会科学著译、高品位文化类读物,兼及高校教材、专业工具书、实用知识类图书,先后创立了“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”“上海三联法学文库”“上海三联·思想与社会文库”“上海三联学术文库”等学术文化出版的强势品牌,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,深受学界好评。1986年复社以来,已出版各类图书2000余种,其中有100余种获得包括“中国图书奖”在内的各类奖项,并有多种图书被海外购得版权。改版后的《书城》杂志,系知识界广为认同的高品位读书杂志。
1、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【中信书店】提供,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,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。
2、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,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,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。